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工作动态

遵医五院重症医学科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成功救治晚期肝衰竭患者

来源:遵医五院宣传科 发表时间:2020-03-12 浏览次数:5534

近日,遵医五院重症医学科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成功救治一例晚期肝衰竭患者。患者目前神志转清、肝功能好转,已转往消化内科继续治疗。

该患者中年男性,既往有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史。3月4日因“被发现意识障碍4小时”入我院重症医学科。入院时患者神志深昏迷,血氨892μmol/L,血压74/38mmHg,存在肺部感染、感染性休克、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入院后,重症医学科团队通过评估病情,决定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联合抗感染、机械通气、大剂量尿蛋白酶抑制剂抗炎、床旁血液滤过进行综合治疗。经过治疗,患者于3月7日休克纠正、神志转清、血氨46μmol/L,3月8日脱离呼吸机、肝功能进一步改善,3月10日转出重症医学科。

晚期肝衰竭诊治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治疗手段。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是一种特殊的血液净化方式。肝功衰竭的重要致病机制是内毒素血症,体内细菌不断向血液释放毒素导致肝功能损伤。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只需建立一条静脉通道,将血液由体内引出,进行血浆与血细胞分离,去除患者自身血浆,注入正常血浆,从而达到去除内毒素及炎症因子的作用,为肝细胞创造良好的再生环境,以达到治疗目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的应用扩大了以往人工肝支持治疗的适应症范围,提高了晚期肝衰竭的抢救成功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学科领域的交叉发展,人工肝治疗模式势必会不断改进与优化,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李小悦,图/张洪涛)



左起:张洪涛护士长、李小悦副主任医师、黎英副主任医师、陈家裕主管护师、陈荍副主任医师

关闭 X
公众号

公众号

视频号

视频号

订阅号

订阅号

Copyright © 2015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3号 粤ICP备11083572号  粤卫网审(2011)44号 技术支持: 易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