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工作动态

一场跨越疫情的信任

来源: 发表时间:2024-10-12 浏览次数:2400

南丁格尔有这样一段名言: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患者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近日,一位两年前的患者携家属再次从千里之外的家乡来到遵医五院重症医学科探望医务人员。这对朴素的夫妻用诚挚且饱含深情的话对我们说:“疫情期间患者因新冠在重症医学科治疗,治愈后身体逐渐恢复,此次南下打工途经此地,再次回到重症医学科,感谢医务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一个鞠躬,替代了千言万语,饱含了无尽深情。

两年前新冠疫情肆虐期间,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位新冠肺炎危重型、呼吸衰竭、肝肾功能不全的46岁中年男性患者。患者在医院突发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病情危重,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后转入重症医学科。

随后,医生立即行机械通气和血流动力学监测。通过监测显示:患者心输出量明显降低,血管外肺水明显升高,血压74/41mmHg,合并心源性休克、肺水肿,病情十分危重!

经过4天积极救治,患者神志转清、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李小悦主任提出一个要求——由于患者心肺功能欠佳,既要早期康复锻炼,也要避免由此可能导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当时重症医学科人满为患、护士人力资源非常紧张。面对人力资源紧张,如何保证护理质量,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

然而我们没有退缩,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不辜负患者家属的信任,我们迎难而上!我们严密观察患者心功能,严格落实早期康复锻炼,每天1-2次床旁坐起30分钟,并行俯卧位通气。面对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需要血液净化治疗,我们果断调配人力行持续床旁血滤治疗。

具体实施前需要护士与医生进行充分的病情评估,确认病情允许,确保危重患者安全。患者的俯卧位通气和床旁坐起,流程也是经过反复的优化推敲。

在护理团队精心照料下,患者日益好转,各种指标逐渐正常。一周后,患者顺利脱机拔管,恢复经口进食,半个月后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期间所查胸片及痰液培养结果显示,患者的肺部感染好转,这对于辛苦付出的医护们来说是最大的认可!为了让患者尽快恢复良好状态,后期,科内医护人员每天协助患者行康复治疗。目的只有一个:帮助他尽早回归社会。

顺利出院后,患者和家属多次返回重症医学科,表达对重症医学科医护的感激之情。看到患者出院后的点滴变化,我们倍感安心,我们也越发明白护理工作蕴含的崇高价值。这就像一种力量,让我驻足体会,也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互相信任,互相期望,互相爱戴,这是一种力量,让我们愿意为之奉献。此刻我突然想起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低下头看了看自己这身护士服,突然觉得,这是我穿过最美的衣裳。

图片3_副本.jpg

(供稿人重症医学科林华权,一审:张洪涛、雷敏,二审:姚琳,三审:王红嫚)


关闭 X
公众号

公众号

视频号

视频号

订阅号

订阅号

Copyright © 2015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3号 粤ICP备11083572号  粤卫网审(2011)44号 技术支持: 易网科技